理中汤主治伤寒太阴病,自利不渴,寒多而呕,腹痛粪溏,脉沉无力厥冷拘急,或结胸吐蚘,及感寒霍乱 |
发布时间:2014-10-8 20:42:25 | 点击量: 2207 |
已经发布天数:3995 |
1简介 方 名:理中汤(温里剂) 总 结:温中 2功能主治 (1)治伤寒太阴病,自利不渴,寒多而呕,腹痛粪溏,脉沉无力。 (2)或厥冷拘急,或结胸吐蚘,及感寒霍乱。 加 减
(1)自利腹痛者,加木香。 (2)蜷卧沉重,利不止,加附子。 (3)呕吐:去白术,加半夏、姜汁。 (4)脐下动气:去术,加桂。 (5)悸:加茯苓。 (6)阴黄:加茵陈。 (7)寒结胸:加枳实。 (8)不痛利多者:倍白术。 (9)渴者:倍白术。 (10)腹满:去甘草。 归 经:此足太阴之药也(脾) 方 义
(1)干姜:温胃散寒,故以为君。 (2)人参:补气益脾,故以为臣。 (3)白术:健脾燥湿,故以为佐。 (4)甘草:和中补土,故以为使。 变化方
(1)本方三两,加附子一枚,名附子理中汤,治中寒腹痛,身痛,四肢拘急。
理中汤材料 (2)本方加枳实、茯苓,蜜丸,名枳实理中丸,治寒实结胸欲绝,胸膈高起,手不可近,用大陷胸不瘥者。 (3)本方去甘草,加茯苓、川椒、乌梅、名理中安蚘丸,治胃寒吐蚘。 (4)本方加桂枝,倍甘草,名桂枝人参汤,治太阳表证不除,而数下之,协热而利,利下不止,心下痞?,表里不解者。 (5)本方加黄连、茯苓,名连理汤,治伤暑泻而作湿。 (6)本方加陈皮、茯苓,名补中汤,治泄泻。泻不已者,加附子。恶食,食不化,加砂仁。 (7)本方加当归、白芍、陈皮、厚朴、川芎,入姜煎,名温胃汤,治忧思郁结,脾肺气凝,胀满上冲,饮食不下。 (8)本方加黄耆、白芍、陈皮、藿香,名黄耆汤。 (9)本方加青皮、陈皮、名治中汤,治前证腹满痞闷,兼食积者。 3用法 又附方:本方等分,蜜丸,名理中丸。 煎服法:每服四钱。 命 名:以脾土居中,故曰理中 【来源】《万病回春》卷二。 【组成】砂仁 干姜(炒) 苏子 厚朴(姜汁炒) 官桂 陈皮 甘草(炙)各3克 沉香 木香各1.5克(水磨入) 【用法】上药锉为一剂。加生姜3片,水煎,磨沉香、木香同服。 【主治】寒喘,四肢厥冷,脉沉细。 【加减】呕吐恶心,加丁香、半夏,去良姜、官桂;泻不止,加苍术、山药;泻多不止,加肉蔻、诃子、附子,去良姜、官桂;虚汗,加黄耆,去藿香、官桂;饱闷,加厚朴、砂仁,去人参、良姜、官桂。 | |
如果你想自己发布消息,那么请你立即登录或者注册成为我们的会员吧!!! |
会员登录 | 信息管理 |
|
|
联 系 人: |
联系电话: |
联系邮箱: @ |
联系地址: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