添加搜索到桌面,搜索更便捷!
加入收藏 首页
扛板归主治鱼口便毒;泻痢;黄疸;臌胀;水肿;淋浊;带下;疟疾;风火赤眼;跌打肿痛;吐血;便血;蛇虫咬伤
发布时间: 2017-4-10   点击数: 3481   发布者:


扛板归

拼音名:Kang Ban Gui

别名:犁头刺藤,老虎利,雷公藤,霹雳木,方胜板,倒金钩,烙铁草,倒挂紫金钩,河白草,水马铃,芽叶蓼,有刺犁头藤,蛇咬草,蛇王藤,串心草,犁尖草,括耙草,龙仙草,鱼尾花,刺犁头,蛇不过,急改索,退血草,虎舌草,有竻犁头草,利酸浆,拦蛇风,有刺粪箕笃,犁头藤,三角藤,蛇倒退,有竻火炭藤,大猛脚,五毒草,火轮箭,猫爪刺,蛇牙草,南蛇风,老虎刺,猫公刺,白大老鸦酸,杠板归,豆干草,酸藤,降龙草,蛇见退。

中药扛板归为蓼科植物扛板归的全草。在夏,秋间采收。割取地上部分,鲜用或晾干。

 

原形态

多年生蔓生草本,长1~2米。全株无毛;茎有棱,棱上有倒钩刺。叶互生;叶柄盾状着生,凡与叶片等长;托叶鞘叶状,圆形或卵形,抱茎,直径2~3厘米;叶片近三角形,长,宽均为2~5厘米,淡绿色,下面叶脉疏生钩刺,有时叶缘也散生钩刺。短穗状花序项生或生于上部叶腋,******花;花小,多数,具苞,苞片圆形,花被白色或淡红色,5裂,裂片卵形,果时增大,肉质,变为深蓝色;雄蕊8;花柱3叉状。瘦果球形,暗褐色,有光泽。花期6~8月,果期9~10月。

 

药材性状

茎细长,略呈方柱形,直径1~5毫米;表面红棕色,棕黄色或黄绿色,生有倒生钩状刺;节略膨大,具托叶鞘脱落后的环状痕,节间长0.6~6厘米;质脆,易折断,断面黄白色,有髓部或中空。叶互生;叶片多皱缩或破碎,完整者展平后近等边三角形,淡棕色或灰绿色,叶绿,叶肯主脉及叶柄疏生倒钩状刺。短穗状花序顶生,或生于上部叶腋,苞片圆形,花小,多萎缩或脱落。气微,味微酸。以叶多,色绿者为佳。

 

鉴别方法

 

茎横切面:表皮为一列厚壁细胞,内含红棕色物质。皮层薄,3~5列细胞。中柱鞘纤维束连续成环(嫩茎),或被射线割断成断续环层(老茎),细胞壁厚,木化。韧皮部老茎具韧皮纤维,壁厚木化,形成层明显。木质部导管大,单个或3-5个成群。髓部细胞大,有的中空;老茎在皮层,韧皮部,射线及髓部可见多数草酸钙簇晶,嫩茎则少见或无。叶表面观:上表皮细胞不规则多角形,垂周壁近平直或微弯曲;其下有类圆形的分泌细胞,直径约65μm;腺毛少数,头部2~8细胞,柄短。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;气孔平轴式或不等式,腺毛稍多;非腺毛多为单细胞。主脉和叶缘疏生由多列斜方形或长方形细胞组成的钩状刺。叶肉细胞含草酸钙簇晶,直径17~62μm。

  • 取扛板归粗粉1克加甲醇10毫升,热浸,滤过,滤液作以下试验:取滤液1毫升,加3~5滴浓盐酸及少量镁粉,加热,显淡红色。(检查黄酮)

  • 取滤液1毫升,加1%三氯化铁乙醇液2~3滴,显暗蓝紫色。(检查酚性物质和鞣质)

  • 取扛板归粗粉1克,加10%硫酸10毫升,于沸水浴上加热,冷后,置分液漏斗中,加乙醚5毫升,振摇,取乙醚层,加10%氨水2毫升,振摇后放置,醚层退为无色,碱液显橙红色。(检查蒽酿)

 

 

药理作用

抗菌作用 扛板归煎剂对志贺,斯密茨,福氏和宋内痢疾杆菌的抗菌效价分别为1:512:1:128,1:64:1:15[1]。此外,扛板归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,乙型链球菌,炭疽杆菌,白喉杆菌,枯草杆菌,伤寒杆菌,绿脓杆菌及流感嗜血杆菌等也有较强抗菌作用。[2~5]。

抗病毒作用 扛板归煎剂鸡胚外抗病毒试验,对亚洲甲型流感病毒和副流感Ⅰ型病毒的抗病毒效价分别为1:160:和1:64;鸡胚内试验则效果不明显[5]。

其他作用 扛板归的95%乙醇提取物对肾性高血压大鼠有抗高血压作用。有效成分3,3′-二甲基并没食子酸给予清醒的肾性高血压大鼠,对心收缩力和血压有显着影响[6].Ames试验,扛板归水提取物有一定抗诱变作用,诱变抑制率在10%以上[7]。此外,扛板归对实验动物肿瘤有抑制作用[8],扛板归明胶纤维素有止血作用[4]。

 

性味与归经

酸;苦;性平; 归肺;小肠经。

 

功效与作用

清热解毒;利湿消肿;散瘀止血。主疔疮痈肿;丹毒;瘫腮;乳腺炎;聤耳;喉蛾;感冒发热;肺热咳嗽;百日咳;瘰疬;痔疾;鱼口便毒;泻痢;黄疸;臌胀;水肿;淋浊;带下;疟疾;风火赤眼;跌打肿痛;吐血;便血;蛇虫咬伤

 

使用方法

内服:煎汤,10~15克,鲜品20~45克。外用:适量,捣量,或研末调敷;或煎水熏洗。

 

用药宜忌

体质虚弱者慎服。

 

药材处方

  • 《救生苦海》治水肿胀方;

  • 福建《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》治急性扁桃体炎方;

  • 《江西民间草药》治缠腰火丹方;

  • 《江西民间草药》治瘰疬方;

  • 《福建中草药》治痈肿方;

  • 《闽东本草》治乳痈痛结方;

  • 《王秋泉家秘》治坐板疮方;

  • 《福建中草药》治湿疹,天疱疮,脓疱疮方;

  • 《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》治慢性湿疹方;

  • 《贵阳民间药草》治黄水疮方;

  • 《福建中草药》治下肢关节肿痛方;

  • 《江西民间草药》治痔漏主;

  • 《江西民间草药》治附骨疽方;

  • 《万病固春》治蛇咬伤方。

 

各家论述

  • 《物理小识》:治瘰疬,亦可截疟。

  • 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止泻,浸疳,疔,痔疮,能散毒。

  • 王安卿《采药志》:治翻胃噎膈,疟疾,吐血,便血,喉痹,食积心疼,虚饱腹胀,阴囊肿大,跌打内肭,发背疔疮,乳痈,产后遍身浮肿。

  • 《纲目拾遗》:治膨胀,水肿,痞积,黄白疸,疟疾久不愈,鱼口便毒,疬CUAN,跌打,一切毒蛇伤。

  • 《植物名实图考》:行血气,治淋浊。

  • 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:外用治黄水疮。

  • 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收敛清毒。治痢疾,金疮,湿疹;外用治疥癣。

  • 《四川中药志》:化管生肌。治气虚头昏,哮喘,眼生云翳,水肿。

  • 《闽东本草》:治龋齿。

  • 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:治肾炎水肿,风火赤眼,带下,蜂刺。

 

摘录于

《中华本草》

您可能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:

验方提交 纠正错误 查病药须知 联系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