添加搜索到桌面,搜索更便捷!
加入收藏 首页
白毛蛇主治肺热咳嗽,咽喉肿痛,风火牙痛,疖肿,带状疱疹,风湿痹痛,湿热黄疸,淋浊,带下,腰肌劳损,跌打骨折,吐血,便血,血尿
发布时间: 2018-3-5   点击数: 4422   发布者:


 

 

别名

 

白毛舌、草石蚕、石蚕、石奇蛇、石祁蛇、白伸筋、石伸筋、白毛岩蚕、岩蚕、老鼠尾、墙蛇、石蚯蚓、飞线蜈蚣的功效与作用、石岩蚕、白花石蚕、毛石蚕、白毛骨碎补、白毛阴石蕨、地蜈蚣、石母、树蕨蕨、石上蚂蟥、马骝尾、阴地蕨、白毛伸筋。

 

来源产地

 

为骨碎补科阴石蕨属植物圆盖阴石蕨,以根状茎入药。生于海拔200-1600m的山地石上或林中树干上。分布于西南及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
 

性味

 

微苦、甘、平。

 

 

出处

 

1..本品始载于《本草抬遗》,以草石蚕为名,云:“生高山石上,根如簪,上有毛,节如蚕,叶似卷柏,山人取浸酒,除风破血,主溪毒,煮食之。”

2.《本草图经》在《本经》石蚕条下亦注云:“草根之似蚕者,亦名石蚕,出福州及信州山石上,四时当有其苗青亦有节,三月采根。”上述原植物与本品颇类同。

3.而《本草纲目》所引《本草拾遗》草石蚕一名,列入菜部,实系唇形科植物甘露子。

 

采收炮制

 

夏、秋季挖取,洗净,去附叶、须根,鲜用或晒干。

 

原形态

 

植株高约20cm。根茎粗壮,长而横生,密被棕色至灰白色、基部近圆形、向上为狭披针形鳞片,膜质,盾状着生。叶远生,无毛;叶柄基部有鳞片;叶片革质,宽卵状三角形,长、宽各约10-15cm,二至四回深羽裂;羽片有柄,基部1对最大,三角状披针形,其各回小羽片以基部下侧的较大,第2对以上的羽片较小,披针形,钝头;末回裂片通常有长短不等的2个钝齿,每齿有1条小脉。孢子囊群生于小脉先端;囊群盖近圆形,仅基部一点着生,其余分离。

 

性状特征

 

1.性状鉴别:根茎扁圆柱形,稍扭曲或有分枝,长短不一,直径3-7mm。表面密被膜质、线状披针形鳞片,长约4mm,灰白色,基部圆形,红棕色;须根多数,棕褐色,除去鳞片、须根后,表面棕黑色,有不规则纵皱纹。质稍硬,易折断,断面平坦,黄绿色,有点状维管束。气微,味淡。

2.显微鉴别:根茎横切面:表皮为1列小形细胞,外被角质层,表面凹陷处着生丁字形鳞片;鳞片由多细胞组成,内含红棕色物质。分体中柱4-11个断续排列近环状,紧靠分体中柱周围的细胞,壁增厚,并具纹孔。内皮层细胞有明显的凯氏点。

 

白毛蛇功效与作用

 

 

性味

 

微苦,甘,凉。

 

功能主治

 

清热解毒,祛风除湿,活血通络,止血利尿。主肺热咳嗽,咽喉肿痛,风火牙痛,疖肿,带状疱疹,风湿痹痛,湿热黄疸,淋浊,带下,腰肌劳损,跌打骨折,吐血,便血,血尿

 

传统附方

 

《本草抬遗》:“生高山石上,根如箸,上有毛,节如蚕。”故名草石蚕、石蚕、岩蚕。所谓有毛,即指密被之白棕色狭鳞片,故又称白毛岩蚕、白花石蚕。

亦有以为其根与蛇、鼠尾、蚯蚓、蜈蚣等相似者,各以形名。

以其功能名之而有伸筋、骨碎补类名称。

 

白毛蛇食用方法及注意

 

 

用法用量

 

内服:煎汤,10-30g;研末,或浸酒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。

 

禁忌事项

 

您可能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:

验方提交 纠正错误 查病药须知 联系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