麻油是以芝麻榨取的脂肪油,又称香油。麻油为不饱和脂肪酸,在体内极易分解、利用和排出,能促进胆固醇代谢,清除动脉血管壁上的沉积物,消除皮肤老年斑,所以麻油又被称为“动脉血管内的清道夫”。
中医学认为,芝麻性平味甘,生用微寒,炒用温,功可补肝肾、润五脏、生津、润肠、通乳。因其滑肠,大便溏者不宜多食。麻油性味甘凉,功能润燥、通便、解毒、生肌。用治肠燥便秘,食、虫积腹痛,溃疡、疥癣等。还用作软膏的基础剂,在煎熬膏药时,尤为必用。
【应用实例】
1.神经衰弱:黑芝麻、核桃仁、桑叶各60克,捣烂为泥,捏成小丸,每次10克,每日2次。
2.产后乳少:芝麻炒熟,入盐末少许,进餐时作副食,可增乳汁。
3.中风:黑芝麻1000~1500克,洗净去杂质,上锅蒸2~3次,干燥后研细,炼蜜为丸,每丸重3克,每次服3丸,黄酒送下,每日服3次。
4.便血:黑芝麻500克,蒸熟,每天服60克,早晚两次,空腹服。
5.哮喘:黑芝麻250克,生姜120克(捣汁去渣),白蜜120克蒸熟,冰糖120克,捣碎蒸溶,与白蜜混合均匀。将黑芝麻炒后,待冷,拌生姜汁再炒,再待冷,拌白蜜冰糖,磁瓶收贮,早晚服1匙。
6.习惯性便秘:黑芝麻30克,核桃仁60克,共捣烂,每日晨起服1匙,温开水冲服。或香油60~120克,顿服即通。
7.,:芝麻叶30~60克,煎浓汁,以热开水冲服。
8.风湿性关节炎:鲜芝麻叶60克,洗净切碎,水煎。如冬季无叶,也可用芝麻秸。
9.烫火伤:芝麻壳烧存物,研细,以麻油调涂。如局部有渗出,可用干末撒在表面。
10.干咳:黑芝麻120克,白糖30克,炒食。
11.痢疾:白芝麻30克,泡水调冰糖服。
12.鹅口疮:用香油10数滴,冲化于10毫升左右的淡盐水中,每次滴入口内2~4滴,日10余次。
13.毛囊炎:把香油熬开,用葱白蘸香油涂患处,每次20分钟。连涂3日。
14.鼻炎:以麻油滴入每侧鼻腔2~3滴,每日3次。
15.牙周炎:芝麻秆熬水漱口,以不痛为度。
中药药用价值
芝麻有补肝肾,益精血,润肠燥,通乳的功效。可用于治疗身体虚弱、头晕耳鸣、高血压、高血脂、咳嗽、身体虚弱、头发早白、贫血萎黄、津液不足、大便燥结、乳少、尿血等症。
【注意】患有慢性肠炎、便溏腹泻者、男子阳痿、遗精者忌食。
药经记载
《神农本草经》说,芝麻主治“伤中虚赢,补五内、益气力、长肌肉、填精益髓。”
《抱朴子》:耐风湿,补衰老。
《本草纲目》:胡麻取油,以白者为胜,服食以黑者为良。
《本草从新》:胡麻服之令人肠滑,精气不固者亦勿宜食。
《本草求真》:下元不固而见便溏,阳痿,精滑,白带,皆所忌用。
古代养生学家陶弘景曾说:八谷之中,惟此为良,仙家作饭饵之,断谷长生。
在中国古代,芝麻历来被视为延年益寿食品,宋代大诗人苏东坡也认为,芝麻能强身体,抗衰老,以九蒸胡麻,同去皮茯苓,少入白蜜为面食,日久气力不衰,百病自去,此乃长生要诀。
中药选方
1、芝麻粳米粥:
黑芝麻30克,粳米60克。加水煮成稀粥食。亦可加糖调味服用。
源于《本草纲目》。本方主要取脂麻补肝肾以健筋骨。可用于肝肾两虚、筋骨不健、四肢酸软无力等。
2、芝麻冰糖水
生芝麻15克、冰糖10克。芝麻与冰糖共放碗中,开水冲饮.有润肺、生津、治夜嗽不止、咳嗽无痰的功效。
注:芝麻1把、生姜50克、共捣烂煮汁服,亦有述疗效。
做法指导:
1、芝麻可榨制香油(麻油),供食用或制糕点;种子去皮称麻仁,烹饪上多用作辅料。
2、芝麻仁外面有一层稍硬的膜,把它碾碎才能使人体吸收到营养,所以整粒的芝麻应加工后再吃。
3、 炒制时千万不要炒糊。
3、芝麻聪脑汤
原料:黑芝麻、松子仁、柏子仁、菊花、黄芪、谷糠各15克,核桃仁2个,白芍、生地各40克。
方法:水煎后取汁饮用。
功效:有增强记忆力、聪耳明目作用,可用于健忘、失眠、头晕等。
4、芝麻木耳茶
生黑木耳、炒焦黑木耳各30克,炒香黑芝麻15克,共研末,装瓶备用。
每次取5克,沸水冲代茶饮。此茶能凉血止血,对血热便血、痢疾下血有食疗作用。
5、其他用法:炒食,研末、磨酱、取油,打磨五谷豆浆等。
种子油(麻油):用于润肠,润肺。
茎(麻秸):用于哮喘,浮肿,聍耳出脓。
叶(胡麻叶):甘,寒。益气,补脑髓,坚筋骨。用于五脏邪气,风寒湿痹。
花(胡麻花):用于秃发,冻疮。
果壳(芝麻壳):用于半身不遂,烫伤。
胡麻枯饼(芝麻榨油后的渣滓):用于揩牙乌须,疽疮有虫。